2025-2026学年督导表扬第二期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10-30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推动教学创新,打造高效课堂,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决定对日常教学督导中发现的风格突出、理念先进、效果优秀的教师或教学活动进行公开表扬。希望广大教师认真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用心设计教学过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共同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表扬名单

齐金凤,艺术设计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助教

殷彩艳,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副教授

王娇娇,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研究生,助教

    崔香菊,贾思勰农学院教师,副教授


        齐金凤,艺术设计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助教。主要讲授《建筑设计基础》《装饰材料与应用》《环境设计概论》等课程。荣获潍坊科技学院2024年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校内选拔赛三等奖,参与潍坊市科技发展项目1项,潍坊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1项。指导学生参加“2025第九届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活动荣获山东赛区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第十九届建设银行“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荣获三等奖。

         2025年916日第节,齐金凤老师在E06-513教室为2023环境设计(室内)2班学生讲授《装饰材料与应用》课程,本节课的主题为:商业空间装饰材料应用设计督导团成员对该老师的授课进行了细致的评析,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齐教师素养突出:课堂节奏把控精准,内容整合有深度,教法多元化,学生参与度高,整体呈现高质量水准,讲课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学内容方面

1.内容整合有深度:重新梳理教学内容,既保证知识体系的深入性,又渗透行业前沿内容,同步提升学生的专业审美能力,打破“基础知识与前沿脱节”的局限;

2.设计逻辑显清晰:教学内容设计贴合认知规律,讲课思路连贯且目标明确,课堂首尾呼应,让学生清晰把握知识脉络,有效强化知识的整体性理解。

二、教学方法方面

1.采用案例教学法:化抽象为具象

“优秀案例”为核心提炼设计逻辑,导入环节解析王澍雁柏山庄“瓦片墙”作品,引导学生思考“现代材料如何体现传统文化”;结合“淞下有间茶”日茶夜酒空间案例,具象化“形之转译”“意之转译”设计方法,将抽象的“材料应用”转化为可感知的实例,精准突破“应用设计”的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材料为何用、如何用”。 2.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产出促实践

依托“商业空间装饰材料应用设计”实训任务,细化“体现现代材料对传统文化的表达”等要求,以“产出导向”明确学习目标,促使学生在任务完成中综合运用“材料选择”“文化转译”“绘图规范” 等知识,实现理论向实践能力的转化。

3.实践调研法:链接课堂与行业

结合学习通平台布置前置装饰材料调研任务,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真实市场,了解材料的市场属性,避免“纸上谈兵”,为后续设计中的综合表达奠定行业实践基础。

三、课堂互动方面

课堂互动设计贴合教学节奏,师生交流充分且针对性强,课堂氛围融洽,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四、思政教育方面

         思政融入自然。在讲课过程中巧妙融入思政元素,如“文化转译”等,不生硬说教,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潍坊科技学院教学督导专家耿玉芳 程春艳 吴婧


殷彩艳,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讲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曾获“潍坊市十佳思政课教师”、“潍坊市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寿光市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寿光市优秀教师”、“潍坊科技学院优秀教师”等荣誉。

          10月15日上午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楼E15-118教室,殷彩艳老师为2025级康复治疗学2班和3班的学生们讲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节课的主题是: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督导团成员对殷彩艳老师的授课进行了细致的评析,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本堂课整体呈现高质量水准,各环节设计科学、逻辑性强,核心亮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学理念贴合学生需求:以“专业赋能+价值引领”为核心,立足康复治疗学专业特性设计教学,避免思政课程与专业脱节,让学生能从“未来康复从业者”视角理解“时代新人”的责任,强化理念与自身的关联性。

二、内容组织紧扣主题逻辑:从“复兴大任的时代内涵”切入,过渡到“康复行业在民生保障中的作用”,再落脚到“学生如何以专业能力担当责任”,层层递进;同时融入康复领域优秀从业者案例,让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有专业温度。

三、教学方法适配思政课堂:采用“案例分享+小组研讨”结合的方式,先展示康复行业助力残疾人融入社会的典型案例,再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作为康复专业学生,现阶段能为社会做什么”,引导学生主动输出观点,避免单向灌输。

四、课程思政实现深度融合:未脱离课程主题单独说教,而是将“家国情怀”“职业操守”融入专业,激发学生“学好专业、服务国家”的使命感,实现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无缝衔接。

------潍坊科技学院教学督导专家耿玉芳 程春艳 吴婧


       王娇娇,助教,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主要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曾获潍坊科技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骨干教师优质课、教坛新秀及山东省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山东省萌新磨课二等奖等荣誉。主持参与课程建设2项,主持校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1项,参与校级及以上课题10项。

2025年10月15日上午第二节,王娇娇老师在E15-219教室为2025级社会工作专升本1班与物联网工程专升本1班的学生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本节课的主题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变法梦为何夭折?督导团成员对王娇娇老师的授课进行了细致的评析,给予了高度评价,王老师精准把握“两性一度”的教学要求,以高阶性的思维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性的教学设计为支撑,以适度的挑战度为牵引,让课堂既有知识厚度,又有时代温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主题聚焦,逻辑清晰

王老师对课程主题的把控精准有力,从“梦的缘起”到“梦的夭折”再到“梦的启示”,构建了层层递进的逻辑链条。王老师以“提出问题—拆解维度—史实佐证—总结本质”的思路,让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点,更学会了结构化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

二、多元互动,方法多样

王老师采用多元教学方法,让课堂既“有料”又“有趣”,有效激发了学习主动性。一是问题链驱动,以核心问题串联子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避免单向灌输;二是史料实证教学,引入一手史料片段,教学生如何从史料中提取信息、论证观点;三是互动思辨,鼓励不同观点碰撞,在交流中深化理解;四是多媒体辅助,穿插历史图片、影视片段,还原历史场景,让学习更具沉浸感。

三、思政引领,润物无声

课程将思政引领自然融入历史解读,实现了“以史育人”的深层目标。通过讲述维新派“公车上书”的爱国热忱、谭嗣同“舍生取义”的担当,传递近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通过分析变法失败的根源,引导学生认识到“改革需立足国情、凝聚共识”的深刻道理。这种引领不生硬说教,而是藏在史料分析、观点思辨中,真正实现了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的有机统一。

------潍坊科技学院教学督导专家耿玉芳 程春艳


崔香菊,副教授,贾思勰农学院教师,主要承担《生物化学》、《遗传学》、《植物组织培养》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植物生理生化。目前主持市厅级教改项目1项,参与校级及以上教改项目3项,发表核心论文4篇。多次指导学生参加 “挑战杯”、“互联网+”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曾获得潍坊科技学院优秀教师、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2025年10月17日第2节课,崔香菊老师为贾思勰农学院2024级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1、2班讲授《生物化学》课程,授课主题为: 三羧酸循环。课后,督导团成员对崔老师的课进行了专业点评。崔老师的授课特点如下:

优点:

1.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目标明确,逻辑清晰严谨

教态大方,声音洪亮清晰,展现出饱满的教学热情。教学环节设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课程设计环环相扣,各教学环节衔接自然、课堂结构层次分明,主线清晰,重难点突出。

2.生活化切入,问题驱动性强

   “米饭能量去向”为导入点,从日常饮食场景关联抽象代谢过程,快速拉近学生与知识点的距离。用“马拉松从轻松到力竭”作为案例,既符合学生对运动的直观体验,又能精准抛出 “能量供应为何断裂”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让知识学习始终围绕“解决实际问题”展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结尾时,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答初始疑问,做到首尾呼应,强化应用认知。

3.紧扣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需求

授课明确将三羧酸循环与专业场景绑定,如种子萌发过程时的能量供应、种子贮藏中的呼吸代谢的调控、种子活力与代谢效率的关联等,让学生明白“学习三羧酸循环对专业研究的意义”,强化知识的专业应用价值。

4.思政融入自然,技术赋能教学

介绍三羧酸循环的发现者Crebs获得诺贝尔奖前后的经历,将“科学精神”“科研韧性”等思政元素融入科学史,让学生在了解知识来源的同时,潜移默化接受价值引领。

可改进的地方:

1. 专业案例可更具体形象,讲解专业重要性时,可以补充具体场景,提升课程的两性一度。

2. 在讲完三羧酸循环步骤后,回归“马拉松”问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可采用学习通等线上学习工具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且能摸清大多数同学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潍坊科技学院教学督导专家 张金宝、迟文娟、游海英

地址:山东省寿光市金光街1299号
邮编:262700
电话:0536-510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