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督导表扬第三期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10-31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推动教学创新,打造高效课堂,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决定对日常教学督导中发现的风格突出、理念先进、效果优秀的教师或教学活动进行公开表扬。希望广大教师认真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用心设计教学过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共同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表扬名单

祝凌云,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讲师

袁方,外国语学院教师,翻译硕士,助教

    李法君,贾思勰农学院教师,博士,教授


        祝凌云,讲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主要承担《程序设计基础》、《C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一项,参与课题研究多项;主持在线开放课程一项;主编教材一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先后荣获寿光市计算机优质课一等奖、潍坊科技学院课堂模式教学改革双十佳、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等多项教学竞赛奖项。并多次获评潍坊科技学院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2025年10月20日第3节课,祝凌云老师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班讲授《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授课主题为:程序中的数据——常量、变量与数据类型。祝老师的课在督导团的听评课活动中获得了高度评价,其教学亮点主要体现在:

一、教态从容,语言富有感染力

教态自然大方,声音洪亮清晰,展现出饱满的教学热情。其富有激情的语言表达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营造出积极专注的课堂氛围。

二、教学环节完整流畅,重点难点突出

课程设计环环相扣,各教学环节衔接自然、完整齐备,整体进程如行云流水般顺畅。对教学内容把握精准,能够清晰界定并突出关键知识点与技能点。

三、课件设计简洁实用,教学理念先进教学课件设计简洁大方,布局合理,重点突出,有效服务于教学内容,无冗余信息干扰。课程以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引领,开场即明确呈现具体、可衡量的教学目标,课程尾声则通过系统性的总结回顾与之紧密呼应,清晰展示了教学目标的达成路径与实现效果,形成了“目标-过程-评价”的闭环,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设计思想。

四、学情研判深入,课堂驾驭能力强

对课程定位、所用教材及授课对象均有深入研究和精准把握,能够基于学情调整教学策略。其对课堂节奏张弛有度的把控、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敏锐洞察以及时的互动调节,展现出优秀的课堂组织与驾驭能力,确保了教学活动的有序、高效推进。

五、思政融入自然,技术赋能教学

课程思政实现有机融入,成效显著。从“零问题提交”现象切入,引导学生认识到“提出问题”是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的关键,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主体意识;将变量命名规范提升至职业素养与工程伦理高度,强化严谨负责、团队协作的专业品格;同时鼓励学生善用AI编程助手,在技术应用中树立伦理意识,体现教学的前瞻性。

------潍坊科技学院教学督导专家张金宝、范亚萍、游海英


袁方,外国语学院教师,翻译硕士,助教。主要讲授《英语写作》《英语阅读》等课程,被评为潍坊科技学院优秀导师,指导学生参加竞赛获得省级二等奖。

          2025年10月23日第五节,袁方老师在E09-220教室为2025级英语专升本3班学生讲述《英语写作(一)》课程,本节课的主题为:Description of a Place. 督导组对袁老师的授课给予了较高评价,一致认为,袁老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完整,教学效果良好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教师基本素质较高。袁老师教态亲切大方,富有亲和力,营造了轻松的课堂氛围。语言表达准确流畅,能够有效掌控课堂节奏,展现了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

二、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本节课聚焦描写文写作技巧中的具体感官细节运用,通过具体例子对比,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如何选择更精准的词语,让句子更具体、更生动、更有趣充分体现了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教学理念,学生参与度较高

三、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教学过程中结合案例分析、课堂互动等多种形式,避免了单一讲授的枯燥。同时,恰当运用学习通和豆包等AI工具,丰富了教学手段,提升了课堂效率。

         四、课程思政贯穿始终。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写作技巧讲解结合自然,在讲解写作技巧的同时,渗透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感知,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潍坊科技学院教学督导专家董红丽、周衍庆


        李法君,贾思勰农学院教师,博士,教授。主要讲授《生物化学》《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主持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寿光市教学成果奖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教改论文4篇,其中中文核心论文1篇;指导学生立项并结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项;获寿光市优秀教师称号。

2025年10月24日第一节,李法君老师在E15-425教室为2024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1班、2班学生讲授《生物化学》课程,本节课的主题为:脂质代谢。督导团对李法君老师的授课进行了细致评析,一致认为李老师的授课思路清晰,设计合理,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体现了“两性一度”,取得了良好的授课效果。

一、教学环节紧凑。李老师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减肥”为例导入到本节课主题“脂质代谢”,在授课过程中,各个知识点过渡自然,课堂衔接紧凑流畅。

二、教学方法得当。李老师针对《生物化学》生化反应多,通路复杂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循循善诱,将复杂的各种生化知识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学生在学习中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三、重点难点突出李老师围绕“脂质代谢”展开授课,内容充实,层次分明,逻辑科学,层层递进,对容易出现误解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突出强调,为学生将来考研奠定基础。

四、体现“两性一度”。李老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常见的“脑黄金”“减肥药”作为案例引入,从生物化学的角度对其机理进行分析,既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又引导学生采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和解决问题。既有知识拓展,又密切联系考研需求,体现了“两性一度”的要求。

------潍坊科技学院教学督导专家周衍庆、付晓玫、刘卉

已是首篇
地址:山东省寿光市金光街1299号
邮编:262700
电话:0536-510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