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教学创新,打造高效课堂,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决定对日常教学督导中发现的风格突出、理念先进、效果优秀的教师或教学活动进行公开表扬。希望广大教师认真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用心设计教学过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共同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本期表扬名单 刘敏,副教授,建筑工程学院教师 刘玉花,副教授,化工与环境学院教师 范志国, 经济学博士,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李宁,管理学博士,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袁海心,金融学硕士,经济管理学院助教 |
刘敏,建筑工程学院教师,主要讲授《结构力学》、《工程力学》、《建筑力学》等课程,主持校级教改项目1项,参与校级教改项目2项,主持课程建设1项,2023年,《结构力学》被评为校级一流本科课程,2025年,参加校级《结构力学》教学创新大赛,获二等奖。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曾获寿光市优秀教师、潍坊科技学院优秀教师、潍坊科技学院岗位标兵、潍坊科技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潍坊科技学院优质课二等奖等荣誉称号。
2025年3月6日第二节课,刘敏老师为建筑工程学院2023级土木工程1班讲授《结构力学》课程,授课主题为:静定多跨梁内力分析。
督导团进行了听评课活动,督导团认为刘老师的授课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提前候课,教态自然大方,声音清晰,语速适中,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开展教学,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二、备课充分,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通过有趣的案例导入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知识讲授结合工程案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讲解细致,授课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提问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注重启发学生自主思考问题。
三、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PPT课件制作简洁美观,图文并茂,重点突出,并结合身边小道具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结构设计合理,遵循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确保知识点之间的衔接自然,逻辑严密,教学环节齐全,确保了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结合工程案例有效的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较好。
------潍坊科技学院教学督导专家 马军、张金宝
刘玉花,化工与环境学院副教授,主要承担《化工原理》《环境工程原理》等专业课程教学。曾获山东省民办高校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获校级教学比赛一等奖;获校第四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二等奖;获校级优秀教师、教学标兵等荣誉称号。主持并参与包括《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环境工程原理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在内的多项市厅级课题研究,参与的《产学研结合培养高职化工高技能人才探索研究》获潍坊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并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级、省级期刊杂志发表。
2025年2月28日上午第三节,理工督导二组对刘玉花老师的课程进行了线下听评课。刘玉花老师授课内容是《化工原理》1.3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刘老师的授课特点:
一、提前候课,准备充分,组织教学严谨。课件制作精美实用。
二、普通话教学,语言亲切,态度和蔼,很有亲和力,授课从容、自信、大方,精神饱满。教学基本功扎实,各教学环节衔接有序,能够轻松驾驭课堂,教学全过程紧凑、有序、高效。
三、备课充分,教学环节设计合理,针对每一个知识点设计相应的练习,注重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四、刘老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讲课视野开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复杂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学生听课认真。
五、教学方法运用灵活,师生互动良好,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气氛活跃。所举实例生动有趣,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尊重学生,有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六、思政与专业有效融合,通过课程思政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实现价值塑造。
------潍坊科技学院教学督导专家 马军、张金宝
范志国,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毕业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4年8月入职经济管理学院。主要讲授《区域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课程。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环境经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社会科学基金等课题,在CSSCS、SCI等中外文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2025年3月5日第二节课,范志国老师在E13-502教室为经济管理学院2024级国际商务(本科)专业的学生讲授《微观经济学》课程,本节课的课题是:市场均衡。
听课中,督导团成员不仅关注范志国老师的理论讲解是否准确深入,还细致观察了教师如何将这些抽象的经济理论转化为生动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目标达成。督导团成员们对范志国老师的授课进行了细致的听评课,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范老师在课堂上展现出了沉稳而富有激情的教学风格,以其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灵活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范老师的授课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内容专业、理论深度适中。授课时,精神饱满,言辞清晰,语速适中,教态从容而富有感染力,教师不仅准确阐述了各个理论的基本概念,还通过详细推导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的内在逻辑和应用场景。同时,课程还涉及了较新的经济学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案例,展示了微观经济学的时代性和前沿性。
二是课程思政融合自然。在传授市场均衡专业知识的同时,范老师巧妙地融入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内容,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并联系当前经济形势如何进行需求、供给的变化,对于培养学生的经济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教学目标明确、内容丰富。范老师围绕“市场均衡”这一主题,精心设计了教学内容,从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再到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由浅入深的讲解市场均衡的知识,做到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使学生们能够系统地掌握市场均衡的专业知识,结合现在的经济现象,学以致用,进行分析。
四是教学方法与互动效果新颖独特。范老师采用的多样化教学手段,如案例教学、小组讨论、上台展示等,这些方法不仅丰富了课堂形式,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特别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过程中给予了适时的指导和反馈,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课堂互动效果良好,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频繁,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潍坊科技学院教学督导专家 王兆福、周衍庆、孟爱英、吴婧
李宁,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主要讲授《招聘与录用》、《绩效管理》等课程。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技能人才与工匠精神。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主持市厅级及以上课题2项,参与市厅级课题5项,在《经济管理》、《企业经济》等期刊发表核心论文3篇。曾获潍坊科技学院优秀教师、优秀党员、优秀辅导员等称号。
2025年3月4日第三节课,李宁老师在E13-314教室为经济管理学院2022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讲授《绩效管理》课程,本节课的主题是“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
督导团成员们对李宁老师的授课进行了细致的听评课,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李老师在课堂上展现出了启发且富有激情的教学风格,以其全面的教学素质与混合式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李老师的授课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专业素养深厚。授课时,言辞清晰,语速适中,教态从容而富有感染力,以自身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对教材的熟练把握,引领学生进行理论学习与思考,深刻领会理论指导实践的意义。
二是课程思政融合自然。在传授基础理论的同时,李老师巧妙地融入了“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科技战略,通过案例分析讲解目标管理法和目标设置法如何运用其中,引导学生思考“目标”设置的哲理,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鼓励学生进行“立志”与自我管理。
三是教学目标明确、课程内容丰富。李老师围绕“绩效管理的直接理论基础”这一主题,精心设计了教学内容,从直接基础理论的基本内涵到具体案例,再到如何指导绩效管理,都做到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使学生们能够系统地掌握绩效管理的直接理论的知识,并进行实践运用,乃至自我管理,充分体现了“以成果为目标导向,以学生为本,持续改进”的OBE教育理念。
四是教学方法混合多样。李老师善于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采用精心制作PPT、视频讲解、线上平台互动、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显著。
------潍坊科技学院教学督导专家 孟爱英、王兆福、周衍庆、程春燕
袁海心,经济管理学院助教,金融学硕士,毕业于新疆财经大学。主要讲授《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保险学》等课程。参与潍坊科技学院课程类思政建设2项,获潍坊科技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校内选拔赛二等奖。
2025年3月13日上午第三节课E12-402教室,经济管理学院袁海心老师讲授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中商业银行利率性敏感分析这部分内容。督导团成员对袁海心老师的授课进行了细致的听评课,同袁老师进行了交流,听取了袁老师的授课构想、设计及课堂自我评价。督导团认为袁老师的授课有以下几个显明特点:
一是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在45分钟的教学中,通过知识回顾环节引导学生复习风险应对的相关理论,为新课内容做好铺垫,接着通过课程导入环节,以贴合学生实际的“市场利率变动对储户有什么影响?”这一问题迅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商业银行利率敏感性分析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通过知识讲授并引导学生思考来引出下一知识点,环环相扣,内容衔接紧密,逻辑性强,形成以问题做指引、成果为导向、手脑并用的闭环教学设计,袁老师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中心,鼓励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0BE教学理念。
二是讲练结合,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在讲授“融资缺口分析”和“利率敏感性分析技术应用”教学重难点时,老师边讲边演示,学生边学边练习,有学有练,师生互动紧密,学生学习主动、积极,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目标达成度高。结合活期存款、浮动利率贷款等生动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后,通过ppt图示,进行表格分析和计算练习,内容清晰,让学生在动手中理解该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实际应用,化难为易,提升了学生的实操能力。
三是扩展广度与深度,对教材做适当处理。袁老师的备课对教材进行了再加工,容易的内容精讲少讲,重要的内容多讲多练,难点补充新内容扩展了讲。在讲解银行风险管理时,结合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引导学生思考金融安全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将个人职业发展与国家金融战略相结合,课堂具有了广度与深度。同时,这种思政元素的融入,使得课堂不仅传授了知识,更传递了价值观,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袁老师的教学表明:优秀的课堂教学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潍坊科技学院教学督导专家 孟爱英、王兆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