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督导表扬第七期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12-17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推动教学创新,打造高效课堂,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决定对日常教学督导中发现的风格突出、理念先进、效果优秀的教师或教学活动进行公开表扬。希望广大教师认真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用心设计教学过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共同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表扬名单

张玲,副教授,教师教育学院教师

    李佳音,助教,医学院教师


     

       张玲,副教授,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硕士,教师教育学院教师。主要致力于《儿童文学》《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与方法》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爱是教育的源头活水。师德之魂是师爱,热爱学生是教师道德的一个标志,也是对老师最基本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张玲老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关爱学生,爱护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爱学生,则为学生计深远”,学生三观正,才能走长远,张玲老师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用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来影响、教育学生。

“一个优秀教师,要甘于平淡,但是不能甘于平庸”,张老师在教学中,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打造学生喜欢的新课堂,积极调动大学生的思维,以有趣的问题唤起学生求知的渴望;注重思政教育,以实事热点为切入口鼓励学生关心实事、关心当今教育的发展动向,做合格的新时代大学生。

12月5日上午第2节在教师教育学院209教室,张玲老师为学前教育2024级专升本5班学生讲授《蒙台梭利教学教育思想与方法》,她以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本节课的教学亮点很多:

一、高度的教学热情

张玲老师对教学充满热情,并将这种热情传递给每一位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课堂活动和问题讨论。从普通话到板书,张老师都呈现出扎实的基本功,这为学前教育学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言传身教”,成为学生模仿的样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为学生将来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清晰的教学目标

张老师在授课前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并清晰地告知学生。在授课中能够将复杂的知识点分解为易于理解的部分,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条不紊地引导学生逐步达到学习目标。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案例、设疑等方式使知识更条理化,重点更突出,层次更分明。

三、生动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上使用生动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非常吸引人。张老师会运用各种教学工具和多媒体资源,如幻灯片、视频和教具演示等,让课堂更加生动。此外,张老师还能利用案例分析、问题探讨、小组讨论等形式,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四、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张老师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课堂讨论,积极倾听和回应学生的问题和观点,能够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到放松和安心。同时,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在自学自悟中建立适宜的学习方法,在互动释疑中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从而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中让学生多一点活动表现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让学生互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从而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和嘴巴,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在探索中学习,在参与中发展。  

五、思政教育融入课堂

在授课中,张玲老师将课程知识点与当前社会热点议题相联系,为课程增添了现实感和时代感。结合时事热点事件分析,让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树立学生正确的育人观,提升职业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综上所述,张老师有高度的教学热情、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式生动多样,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思政教育融入课堂,使学生受到思政教育的滋养。这堂课教学效果非常好,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张玲老师表示,作为教育者,会继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潍坊科技学院教学督导专家马万顺、冯艳萍、彭彬、李云云


李佳音,中共党员,医学院教师,今学期承担课程《内科护理学》教学工作。自2022年入职以来,李老师主要从事《内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康复护理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学科研工作,获校级“优秀导师”等称号,获校“青教赛”选拔二等奖


老师在教学中十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课堂教学中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素养,讲授内容丰富、方法科学,教学特色鲜明。

李老师在教学中展现了以下特色:

一是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李老师在内科护理学的教学中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自学讨论法等,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岗位认同感。

二是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李老师实施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即“课堂与实训地相融”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确保学习者的学习与临床实际护理工作的一致性。

三是实践教学的重视:李老师强调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和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行专职教师和医院护士“双带头人”制度,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专业指导。

四是教学内容的创新: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李老师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结合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幻灯片、录像等直观方式展示经典病例、操作流程,增加课堂趣味性。

五是案例教学的应用:在内科护理学课程中,李老师实施案例教学,遵循“案例选取—案例分析—案例总结—案例反思”的流程,以临床病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

这些特色体现了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教学方法,以及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教学理念。

2024年12月3日第二节课,李佳音老师在E01-407教室为2024级护理专升本13-14班讲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课程,这节课的主题是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她用丰富的临床经验将生命至上、救死扶伤的精神传递给每一位医学生,课堂教学亮点很多:

1.教学基本功扎实。教态自然、大方,仪表端庄,语言清晰、流畅,板书规范工整,授课过程积极引导学生思考。

       2.启航导入新颖有效。采用冠心病科普漫画视频,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像一场精彩演出前的小前奏,为接下来的知识盛宴做好铺垫。

3.教学目标明确课堂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例题讲解深入细致,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易于理解课堂讲解紧扣主题,紧贴临床实际,及时总结

4.教学方法多样。课件制作优良,内容丰富,生动形象、醒目大方、提纲挈领授课过程善于启发学生思维,循循善诱教授新知学生参与度高。

5.教学效果好教学环节齐全,教学安排恰当,教学设计出色,引导也很到位使学生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学生学习认真,课堂纪律好,教学效果好。

总体来看,李老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严谨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冠心病的临床特点,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冠心病基础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的爱伤观念、以及救死扶伤精神,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与建议:一是注意教学各环节的时间分配,给学生留更多的时间进行护理措施的讨论与应用;二是进一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有效落实课程思政的要求。


------潍坊科技学院教学督导专家丁爱玉、游海英、张治富

地址:山东省寿光市金光街1299号
邮编:262700
电话:0536-510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