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教学创新,打造高效课堂,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决定对日常教学督导中发现的风格突出、理念先进、效果优秀的教师或教学活动进行公开表扬。希望广大教师认真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用心设计教学过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共同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本期表扬名单 苗丽娥,副教授,文学院教师 吕丹,助教,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司英杰,副教授、高级工程师,智能制造学院教师 王京芳,讲师,外国语学院教师 刘兴亮,教授,艺术学院教师 |
苗丽娥,新闻学硕士,副教授,文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师。先后任教《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等专业基础课。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注重从学科视角出发引导学生培养思辨精神。发表教科研文章十余篇;主持完成省级、市厅级教科研项目13项;先后获评市优秀教师、学校优秀教育工作者、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巾帼明星等荣誉。
2024年10月14日第一节课,苗丽娥老师为文学院2024级网络与新媒体1班学生讲授《新闻学概论》课程,这节课的主题是“时代洪流中新闻价值的坚守和新变”。督导组成员认为苗老师的课有以下几方面值得肯定和学习。
一、教学基本功扎实
讲课中普通话表达的语速、节奏、停顿与问题引领结合到位,精神饱满,着装得体大方,神采飞扬。知识讲授过程从容不迫,教学内容丰富,逻辑清晰,主题层层铺陈,容量大而不乱,学生听课认真、接受度好,与教师互动质量高。
二、实施启发式教学
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以主题知识脉络为纲,循循引导,案例结合自然紧密。运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将最新颖、引发学生共鸣的新闻案例用到课堂上。从新闻获奖通讯到奥运主题报道,从本土突发事故到民生关切要闻,引导学生深入浅出把握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分析传播现象,价值引领培育家国情怀。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灵活,讲解与学生自学结合,听讲与讨论结合,课件与课本结合。课堂设计合理,层次分明,逻辑性强,教风严谨,灵活从容地驾驭课堂,达成了教学目标。
------潍坊科技学院教学督导专家孟爱英、周衍庆、王兆福
吕丹,中共党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助教。2023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法学硕士,2023年7月入职潍坊科技学院,先后担任《思想道德与法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对待教学认真负责,参与多项课题,曾指导学生获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山东省一等奖。
2024年10月15日第七节课,吕丹老师在E15-119为贾思勰农学院2024级食品质量与安全1班、2班,生物技术2班学生讲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这节课的课题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督导组成员进行了听评课活动,一致认为吕丹作为一名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有以下几方面值得充分肯定:
一、在教学设计中注重联系,包括内容的前后联系、学生思想实际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能够结合《长津湖》、著名人物、经济发展、政治事件进行讲解,教学内容很丰富、生动,各部分内容环环相扣,过渡衔接自然。
二、课堂教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能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教书育人,寓德于教,在课堂中注重问题的创设引发学生思考,进行启发式教学。
三、教态大方,精神饱满,授课语言表达流畅、自然,声调抑扬顿挫,讲述富有感染力。
四、课堂师生互动较多,课堂气氛活跃,讨论的话题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讲练结合,板书与授课内容紧密结合,能够有效地配合教学,课堂教学效果较好。
------潍坊科技学院教学督导专家孟爱英、王兆福、周衍庆
司英杰,副教授、高级工程师,智能制造学院教师。讲授《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液压与气压传动》、《金属切削机床》等课程;主要从事机械产品结构设计。参与寿光市科技发展计划1项,潍坊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1项,发明专利3项;2023年课堂教学比赛获得校级三等奖两项;在2024届本科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中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2024年10月15日上午第二节,理工督导二组对司英杰老师的课程进行了线下听评课。司英杰老师的授课特点:
1.提前侯课,准备充分,组织教学严谨;教学常规材料齐全。
2.教态端庄大方,精神饱满,态度认真,积极热情。
3.通过国家重大工程引入课题,课程思政与专业内容有效结合,引导学生树立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4.备课充分,讲解条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有效连接,课堂结构紧凑,时间分配合理。
5.讲课层次清晰,理论联系实际,问题引导,启发教学,循循善诱,推理严谨,计算准确,分析深入,层层递进,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6.教学方法运用灵活,师生互动良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
7.课堂容量足,内容充实,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潍坊科技学院教学督导专家马军、张金宝
王京芳,讲师,外国语学院教师。讲授《基础日语》、《中级日语》、《高级日语》等日语专业核心课。先后荣获“第十四届科技日语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潍坊科技学院优秀教师、潍坊科技学院“最美女教职工”、“五四劳动奖章”、“潍坊科技学院教学标兵”等荣誉称号。完成重点教改课题1项,市厅级教改课题3项,所讲授的《高级日语》课程被评为市级“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先后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北大核心期刊论文2篇, 出版、翻译专著2部,授权专利3项,主持精品课程1项。
10月16日上午3-4节,在外国语学院教学楼E07-205教室,王京芳老师为2024级日语5班学生们讲授《中级日语》,她的授课有以下特点:
1.教学基本功扎实,授课时流利使用日语,发音清晰准确,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复杂的概念,使学生易于理解,板书规范工整。
2.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教学思路清晰,解释五段动词的概念和特点详细,涵盖了五段动词的变形规则和使用场景。
3.课堂上采用了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强化了基本技能训练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区分五段动词与其他类型动词的不同。
4.课堂上鼓励学生提问,并对问题给予及时反馈,营造了一个积极、鼓励的学习环境,学生感到放松,愿意在课堂上表达自己。
5.教学环节齐全,课堂进度适中,既不太快也不拖沓,课程难度适合学生当前的水平,既不过于简单也不过于困难,教学效果良好。
------潍坊科技学院教学督导专家丁爱玉、游海英、董红丽、刘卉、张治富
刘兴亮,艺术学院教授,艺术硕士,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主要讲授《书法》、《国画》等课程。研究方向为书法与国画的创作与教学研究。多次主持参与书法艺术相关的研究项目,主持市厅级及以上课题6项,参与课题20多项。获山东省高校教师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获潍坊科技学院课堂教学模式双十佳教师教学业务称号。
2024年10月22日第五节课,刘兴亮老师在E06-103教室为艺术学院2024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讲授《书法》课程,本节课的主题是“书法的创作”。
督导团成员们对刘兴亮老师的授课进行了细致的听评课,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刘老师在课堂上展现出了沉稳而富有激情的教学风格,以其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灵活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刘老师的授课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专业素养深厚。授课时,精神饱满,言辞清晰,语速适中,教态从容而富有感染力,以自身深厚的书法造诣和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引领学生走进书法的殿堂,感受书法的魅力。
二是课程思政融合自然。在传授书法技艺的同时,刘老师巧妙地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解析历代书法名家的作品,引导学生领悟书法背后的人文精神和审美价值,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艺术鉴赏能力。
三是教学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刘老师围绕“书法的创作”这一主题,精心设计了教学内容,从书法创作的基本要素到具体技法,再到创作心得的分享,都做到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使学生们能够系统地掌握书法创作的知识和技能,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
四是教学方法新颖独特。刘老师善于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采用现场示范、作品分析、技法讲解、学生临摹、互动点评等,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书法艺术的精髓,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显著。
------潍坊科技学院教学督导专家孟爱英、王兆福、周衍庆、程春燕、吴婧